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在地植物—陸域植物

筆筒樹 桫欏科鬼桫欏 桫欏科芒萁 裏白科海金沙 海金沙科大頭茶 山茶科  |野鴨椿 省沽油科五節芒 禾本科  |山芙蓉 錦葵科  |江某 五加科瑞葉楊梅 楊梅科小葉赤楠 桃金孃科  |野牡丹 野牡丹科黑莎草 莎草科桃金孃 桃金孃科月桃 薑科樟樹 樟科金毛杜鵑 杜鵑科黃梔子 茜草科鐵冬青 冬青科小實孔雀豆 豆科  |構樹 桑科光葉柃木 山茶科  |薯榔 薯蕷科颱風草 禾本科台灣芭蕉 芭蕉科

筆筒樹是北部低海拔森林常見的植物,喜歡生長在潮濕的向陽開闊地。
  

直立莖如樹木狀,高可達6 公尺以上,葉叢生幹端,老葉脫落後,會在莖幹上留下一個個略呈三角形的橢圓形「葉痕」,整個樹幹看起來就像蛇一般,所以又有 「蛇木」這個稱號。早期,人們會用它筆直的莖幹來作便橋或工寮的支架,台灣也曾大量外銷「蛇木」製品,是侏儸紀時代的孑遺植物,大多數國家都將其列為保育類植物。
 
 
  

鬼桫欏 桫欏科 
 

和筆筒樹、台灣桫欏都是近親的大型樹蕨類,其中鬼桫欏最矮,高可達2 公尺,葉叢生莖頂,葉柄黑褐色發亮,老葉枯萎後不脫落,宿存成樹裙狀,耐陰性高,於濕潤森林下,常形成大族群純林狀態,尤其在白石湖、陽明山和烏來地區族群非常大。


鬼桫欏和台灣桫欏,最大的差異在鬼桫欏的葉柄光滑無刺,且為二回羽狀複葉,而台灣桫欏有刺,為三回羽狀複葉。鬼桫欏除葉片外多為黑褐色,常戲稱植株如鬼一般黑,故稱為鬼桫欏。


芒萁芒萁 裏白科


 



 




芒萁 裏白科 
芒萁和一般蕨類最大不同的習性是喜歡生長在開闊、乾燥、土壤層較薄且陽光充足的地方。芒萁根莖發達,植株呈蔓性叢狀或攀緣性藤本植物,葉柄長 20 ~ 100 公分,在葉軸、羽軸及小羽片的中軸上均被有分叉或星狀的細毛;新芽像卷曲的山羊角,樣貌相當有趣,而羽狀葉則像扇子一樣的開展。


芒萁除了有觀賞用途之外,它的葉柄還可以拿來編織成各式各樣的籃子或其他精巧的手工藝品。


海金沙 海金沙科












 

海金沙 海金沙科
號稱「全世界最長的葉子」的海金沙,主要是它們的葉軸很細、柔韌且長,以無限延長的方式展開,且葉軸會偶合在支撐物上,因此每個蕨葉都會形成分開的藤蔓,長度可達數十公尺。


海金沙算是白石湖常見蕨類植物之一,其名稱和它的孢子外形有關,依據《本草綱目》對其孢子的描述:「色黃如細沙也,謂之海者,神異之也」,即其得名之由來。特別的是,全草可入涼茶,為青草茶的原料之一,另外,其葉軸也常被利用做成小籃子或鍋刷等,是先民對植物的應用智慧。



大頭茶 山茶科








大頭茶 山茶科
大頭茶是白石湖地區最常見的山茶科植物,多生長在陽光充沛的山野,屬先驅植物,高可達三至七米,它能抵受較差的土質,加上花朵大而華麗,是理想的植樹品種,花期10 月至翌年1 月,單生,花朵白色,花蕊鮮黃色,為寒冬帶來點點生氣;果實為木質蒴果,種子有翅,成熟時裂開,藉風擴散帶翅的種子,葉片橢圓形,葉質厚硬。



野鴨椿 省沽油科







 

野鴨椿 省沽油科
野鴨椿在台灣它只分布在基隆河以北的陽明山、內湖、汐止一帶的山林內,台語叫做「鳥仔腱」,所謂「腱」就是指動物的消化器官;屬落葉小喬木。它的葉對生、奇數羽狀複葉;葉柄帶紫紅色,是闊卵形的葉子,先端銳尖,基部圓形,略鋸齒緣。野鴨椿是圓錐花序頂生,花黃白色,萼片、花瓣均為長橢圓形,呈覆瓦狀的排列方式。
 
 野鴨椿的果實在分類上是所謂的「蓇葖果」,肉質鮮紫紅色,內藏黑色且帶有光澤的種子,果期在9-11 月。可應用於河岸工程植栽或栽培為庭園觀賞之用。


 


五節芒
 








五節芒 禾本科 
臺灣最常見的草本植物,台語稱之「菅芒」,居民常作為飼養水牛的牧草。葉片線形,邊緣含有矽質,非常銳利;葉鞘及莖桿可製芒紙或搭蓋屋頂。花桿是許多童玩最佳的材料,亦可捆紮作掃帚。


種子數量之多與發芽力之高,均是其傲人的繁衍本領。每年從九月開始,陸續抽出花穗,剛開始整串花穗呈紫紅色,成熟後又轉為黃褐色或灰白色,是台灣秋冬野外最美麗的景致之一。



山芙蓉 錦葵科








山芙蓉 錦葵科

山芙蓉株高約3 至5 公尺,常於農曆9 月霜降時期( 約秋冬之際) 開花,將整座山頭點綴得熱鬧非凡,因此又名「拒霜」 。


山芙蓉花在清晨初綻放時,先是呈現鮮白色,再漸轉為粉紅色,到了下午漸成紅色,甚至深紅色而閉合凋謝,花色一日數變,故又得「千面美人」或「三醉芙蓉」之稱,極具庭園觀賞價值。


 

江某 五加科







 

江某 五加科  
江某即是鴨腳木、鵝掌柴,應是取台語「公母」的諧音,因早期木屐的形狀與大小相同,不必分左右腳,而有木屐「沒公沒母」之說,後來就把製作木屐的材料樹,叫做「公母」。 


江某屬常綠大喬木,葉為6 至11 片小葉組成的掌狀複葉,落葉後,在樹幹上可留下狀似眼睛的葉痕;木材質地鬆軟白潔,早期居民用來做筷子、木屐,也是火柴棒、紙片便當、冰棒棍等日常生活用品的材料,也是極佳之造林樹種。

瑞葉楊梅 楊梅科















瑞葉楊梅 楊梅科

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說它"形如水楊子,而味似梅",故稱楊梅。花單性,雌雄異株,葉為單葉互生,一般都叢集在小枝的頂端,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,全緣或上半部具有鋸齒」。


楊梅適應力很強,喜陽光充足、排水良好之地。是白石湖山區著名之果樹,果實為核果,球形或橢圓形、野鳥亦喜食之,成熟時為鮮紅色,熟果外披囊狀體,多汁液,酸甜芳香、可口,亦可做蜜餞、果醬。木材生長緩慢,材質緻密堅硬,多用為農具或做各種器具。


 

小葉赤楠 桃金孃科








小葉赤楠 桃金孃科 
葉赤楠在白石湖的闊葉林內是很常見的植物,主要分布在光線充足的稜線上,生性強健,生長緩慢,耐熱、耐旱、耐瘠、耐風。木材質地緻密、堅重,且韌性佳,原住民用其作為長槍、弓箭等,在地居民則是利用堅硬的木材來做農具,一般器具握把或柄都可以用小葉赤楠的木材製作,所以又名「小號犁頭樹」,而臺灣赤楠則稱為「大號犁頭樹」。


小葉赤楠葉對生,革質,長橢圓形,枝光滑,多分枝,花序頂生,雄蕊多數,漿果狀核果,球形,成熟時為黑色,適合培植作誘鳥樹、庭園景觀與綠籬樹種。


野牡丹 野牡丹科











野牡丹 野牡丹科

與牡丹花一點也沾不上邊的野牡丹,是因花朵又大又美、且具鄉野靈氣,姿色媲美牡丹花而得名。由於野牡丹喜溫暖濕潤的氣候,又能耐酸、耐旱和耐瘠,因此多在向陽、疏鬆而含腐植質多的開闊環境。


野牡丹葉及萼均密被淡褐色倒伏狀剛毛。葉對生,具明顯主脈,長橢圓形,全緣。花淡紅色,成聚繖花序,生於枝頂,萼筒壺狀,齒裂,裂片狹三角形,花瓣倒卵形,雄蕊10 枚。果壺形,肉質,外被褐色毛。


野牡丹在地居民又叫它「埔筆仔」,常是扮家家酒的主角,莖略方形,直立枝條多數,是早期農民上山工作時好用的環保筷,莖去皮多汁具酸味,也是盛夏野外解渴最天然的零嘴。



黑莎草 莎草科









 

黑莎草 莎草科  
在中國、泰國、印度、日本、馬來西亞、印尼等國都有分布的黑莎草,在台灣卻僅侷限分布於內湖、汐止一帶低海拔岩石山區,白石湖龍船岩稜線上向陽坡地有穩定的群落,值得一提的是黑莎草屬台灣僅此一種 。

未開花時長相如同小叢芒草,葉發達葉緣銳利會割人;開花則與芒草差異大,形同未熟之稻穗,花序穗狀,苞片葉狀,具長鞘;瘦果頂生,堅硬具光澤,深棕色至黑色,屬多年生高大草本叢生植物,植株高可達1.5 公尺以上,在其他國家也是屋頂與牆面的良好建材。



桃金孃 桃金孃科








 

桃金孃 桃金孃科  
桃金孃是一種酸性土壤指示植物,每年七月至八月總會在山路旁,看到她盛開。桃金孃為常綠灌木,高大的可以達到2 公尺;橢圓形葉子對生,有基出三大脈,下面被毛;花單生葉腋;果實為漿果,未成熟時為綠色,九月至十月間成熟,成熟時為暗紫色,果實甜美多汁可釀酒,也是鳥類的天然食源。根、果、葉均可入藥,也可製染料,更可培植為園藝景觀花卉植栽。


值得一提的是桃金孃在美國佛羅里達州、夏威夷州和法屬玻里尼西亞被列為入侵物種。在這些地方,桃金孃繁殖迅速,與當地植物種群爭搶棲息地。



月桃 薑科











月桃 薑科  
月桃自古以來就深具民俗味,在早期的先民廣泛應用於食、衣、住、行的生活中。像質地柔軟的葉鞘纖維,曬乾後可編成草蓆、繩索或挽籃等用具;月桃葉可枕墊糕粿、包粽子、種子可做「仁丹」等,極具藥用、實用與觀賞價值。


野薑花開在水涯;月桃花則開滿山間,在白石湖只要稍微留意,都可以看見月桃花嬌豔的身影,她的花穗很長,邊開邊往下垂,像是在羞澀中展現著令人無法忽視的嬌美;果實球形,表面有縱稜,未成熟時鮮綠色,成熟時艷紅色,非常玲瓏可愛。


樟樹 樟科











樟樹 樟科 
樹形優美的樟樹,是現代著名的綠美化樹種,林園樹、行道樹或種植為防風林等均極適宜。臺灣原來樟樹蓄積非常豐富,海拔1800 公尺以下之中海拔山區或平地都有樟樹的分布,屬常綠喬木,全株各部位均有芳香氣味;可供提煉樟腦、樟油外,木材性質甚性,可供建材、家具、雕刻等用途,極具經濟價值。 


樟樹葉薄革質,平滑無毛,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,花甚小,綠白色。核果球形,熟時黑色,是山鳥愛吃的點心,老樹幹有縱向深溝裂痕,容易辨識。 



金毛杜鵑 杜鵑科



 


金毛杜鵑 杜鵑科  

植株高大的金毛杜鵑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力相當強,尤其耐瘠薄的環境,再怎麼陡峭的岩壁上,仍可見到金毛杜鵑的蹤跡,是臺灣野生杜鵑花中,垂直海拔分布幅度最大者,白石湖山區亦可見到它的蹤影。


不同於一般所見的粉紅色系的杜鵑花,它那佈滿褐色腺毛和那鮮紅的花朵是金毛杜鵑特別之處,葉叢生於枝端,紙質、披針狀長橢圓形。頂生花1 至3 朵,每年三、四月間盛開,一樹的火紅搭配周邊的綠葉,相當醒目。

 

黃梔子 茜草科










黃梔子 茜草科 
典型香花植物之一,俗稱山梔子,花香清雅,初開出期呈白色,花謝時漸轉為乳黃色,曬乾後可供花茶香料;也因果實含黃色素藏紅花素(crocin),是古老的天然染料及食品的黃色著色劑,固而得名「黃梔」。


常綠灌木,最高達3 公尺,樹皮灰白色,葉深綠色,全緣;花為繖型花序,腋生或頂生,花期在 4 至6 月的春末至夏季;果實黃紅色,是值得推廣的民俗與園藝植物。

鐵冬青 冬青科










鐵冬青 冬青科

鐵冬青是台灣原生常綠性的冬青科植物分布海拔最低者,樹葉厚而密,能形成陰蔽的環境,是理想的園林觀賞樹種,且木材可供建築,樹皮可做染料,果實紅熟時,也是鳥餌植物。
 

雌雄異株的鐵冬青,雄花具退化雌蕊,雌花具退化雄蕊,形成一複繖形花序;花後果由黃轉鮮紅色,漿果狀核果,橢圓形;單葉互生,長橢圓形、革質、全緣;樹皮平滑,撥下較厚樹皮混水捶打,會產生黏液,沾上細竹竿可捕捉樹上的昆蟲,也是童年捕蟬最天然的幫手。




小實孔雀豆 豆科





 

小實孔雀豆 豆科 
唐朝詩人王維的詩「紅豆生南國,春來發幾枝,願君多採擷,此物最相思。」詩雖短,情意卻無比深長,因而使「紅豆」成為「相思」的代名詞。原產於熱帶地區爪哇島的小實孔雀豆,於1903 年日本人柳本通義氏由越南引入,由於種子外型呈三角心形,兩面突起,紅豔有光澤,又名「相思豆」,常被用來製成項鍊、手環等飾品,一直讓不同年代中的熱戀情人愛不釋手、寄情其中。


小實孔雀豆常被種為庭園樹及行道樹,葉互生,二回羽狀複葉;圓錐花序,多數穗狀,花梗、花萼及子房均被黃色柔毛;夏季開花,植株最廣為人知的部分是每屆秋、冬季節旋捲開裂於樹枝上的莢果;灰褐色樹皮,並作鱗片狀剝落,全株有毒,且以種子和豆莢的成分最劇,應避免誤食。



構樹 桑科






 

構樹 桑科 
有著一長串別名的構樹,實因整棵植株均有其利用價值;早期樹葉是養鹿人家的飼料,樹皮富含強韌纖維是宣紙、棉紙及鈔票的好原料,所以又稱為鹿仔樹、紙木或鈔票樹等。植株會分泌乳汁,可製成糊料,乾燥後加工可製成金漆,也稱為奶樹。雌樹的圓形果實像叮噹般掛滿整株,橙紅的熟果可以生食也能做成果醬,所以又叫做噹噹樹;又生長快速,木材也是附近居民容易採集的薪材。 

雌雄異株的構樹,是先驅陽性樹種,花單性,雄花葇荑花序長穗狀,顏色為綠色;雌花頭狀花序,球形,到了七、八月,果實成熟時總會吸引了大批食客過來狂歡;蜂、蛾、蝶、鳥在盛夏裡恣意享受,很值得推廣。



光葉柃木 山茶科




光葉柃木 山茶科 
秋季在階梯步道上,總會看到細細碎碎淺黃色的小花掉得一地,小小巧巧的,上面還帶著橙紅色的花藥,一抬頭,樹上掛著千朵百朵,垂著臉對著你笑的小花兒,那就是光葉柃木;而大崙尾山與白石湖附近有記錄到光葉柃木與米碎柃木,前者小枝葉芽光滑無毛,後者小枝具稜披毛,葉芽亦披毛,花看起來很類似。 


雌雄異株的光葉柃木,屬小喬木或灌木;小枝光滑無毛,有斜稜,頂芽光滑無毛;葉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,側脈 9-12對,葉背側脈稍微明顯;葉緣細鋸齒;葉兩面光滑無毛,主要產於北部低海拔山區。


薯榔 薯蕷科










 

薯榔 薯蕷科 
在白石湖步道旁,可以見到一種如山芋般龐大的裸露塊根,中腹膨脹隆起,表皮厚重粗糙的藤本植物—薯榔;葉為長橢圓形,先端尖狀;莖上有刺、會不斷向上蔓延,夏日開小花。

薯榔塊根的內部為紅肉多汁的纖維,粗大的塊根富含膠質,是早期臺灣居民最常使用的染材。染色時,先將薯榔削去外皮,並切砍成細條狀,放入木臼中搗擊,然後將麻線放入染色。由於薯榔的紅色汁液含有豐富的丹寧酸並帶有黏液,可使麻線的纖維變得堅韌牢固,同時具有防潮、防腐、防霉與防蟲的功能,是值得推廣的美麗又有趣的傳統技藝。



颱風草 禾本科








 

颱風草 禾本科 
颱風草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稈叢生,高可達1 公尺;葉片披針形、葉下有細毛,葉鞘有龍骨、表面有刺毛;圓錐花序排列疏鬆;通常成群繁生、生命力強。


在白石湖附近道路旁或樹林下,很容易發現颱風草的蹤跡;葉形寬大,是少見的寬葉禾本科植物,是居民編摺小船的童玩材料;葉面上除了有明顯的平行縱脈外,通常還會有數條的橫向皺摺,此即傳聞預估颱風來襲次數的依據;所以一但發現它的身影,總是讓人忍不住想要多看幾眼,並且一一細數它葉上的橫向折痕,至於準確性如何,就有待您來驗證了。



台灣芭蕉 芭蕉科










 

台灣芭蕉 芭蕉科 
白石湖山區避風的山谷潮濕處,都可見到芭蕉科植物,野地裡也仍可發現原生的野芭蕉;果實外觀短胖,果肉中散佈黑色種子;顏色特殊,初生時即帶有淡紅色,隨著果實發育擴散到整個果實,因此別名「胭脂蕉」。


台灣芭蕉葉子可用來包裹食物、鋪設屋頂、也可鋪在地上當蓆子使用;假莖纖維可採抽纖織布,是居民生活的好幫手,更是孩童初學游泳的浮水玩具;尤其臺灣芭蕉耐寒抗病,將可利用於香蕉品種改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