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盛一碗閃著晶瑩剔透,看它漫出熱騰騰香氣,忍不住扒一口,咀嚼後滿是甘美滋味。在餐桌上好好吃飯,是台灣人的每日要事。現在請跟我們回溯至產地,在喧鬧台北看見翠綠秧苗、金黃稻穗滿園的米景風光,見證台灣稻業史。

台北米景風光呷好「稻」相報

陽明山頗負盛名的「竹子湖」如今已是遊客熙來攘往的觀光勝地,期拾前身是一大片稻田,山地阡陌交織出美景,也孕育出台灣蓬萊米祖先「中村種」,為台灣稻業歷史翻開新篇章。

山地阡陌 育蓬萊米祖先

至善明哲的農園主人郭登源

原來,台灣本地「在來米」口感較硬,日治時期來台的日本人無法適應,因而帶來改良品種。然而,因台灣天氣炎熱,改良計畫往往宣告失敗,直至1920年代,竹子湖地區成功栽培出中村種,並由「蓬萊米之父」磯永吉和「蓬萊米之母」末永仁持續改良技術,使台灣稻做產業得以躍入下一階段。

民眾體驗種稻

隨著在地志工推動父更、期待找回曾歷時50年田園記憶,在地志工們重整稻田、甚至找回佚失已久的中村種,期盼種出當年的米糧,更種回在地稻作風光。同時,在事定古蹟台灣大學「磯永吉小屋」—磯永吉研究蓬萊米品種的工作室,裡頭仍保留穀類標本、檢測儀器、研究手稿等時代痕跡,盼讓更多人瞭解台灣稻業歷史。


來源:尋常.台北-書籍內容 「休閒農遊:一日農遊 綠幸福體驗」
附錄:台北米景風光呷好「稻」相報 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