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茶葉過去為貓空的主要產業,且為臺北地區兩大茶產區之一,除茶葉外,木柵還是臺北市最大的綠竹筍產區。
 

  
農作物資源一覽表

特色作物

歷史及特色說明

茶葉

面積110公頃。

  • 說明: 主要生產茶種除「鐵觀音茶」外,另有「四季春」、「烏龍茶」及「文山包種茶」之生產。木柵地區,茶葉年產量約六萬公斤,銷售方式以茶農自產自銷為主。

  • 主要推廣體驗項目為茶園觀光,製茶體驗,茶業週邊創意商品開發為主,並推廣茶葉飲品主要年齡層在往下延伸。

  • 貓空土壤肥沃、地勢與氣候相當,早期廣開梯田種植農產品。

  • 原種甘藷,而後發現茶葉也相當適種。

  • 木柵現有茶種,有三、四十種之多

    • 從福建省移植的傳統品種:如水仙、梅占、烏龍、武夷、烏奇蘭等。

    • 來臺後所研發的新品種:青心烏龍、大葉烏龍、青心大冇、硬枝紅心、金萱、翠玉。

    • 最負盛名:鐵觀音茶。

  • 貓空逐漸形成北臺灣種植鐵觀音的主要盛產地。

  • 1987年前茶葉很難再用傳統方式經營,開始推動木柵觀光茶園。

  • 結合生態文史導覽、與茶餐、筍餐之規劃,跳脫僅「泡茶」之基本印象。

綠竹筍

面積400公頃。

  • 說明: 為目前本市最大之綠竹筍產地。所產綠竹筍供應本市南區及鄰近衛星城市之民生所需,銷售方式以筍農自產自銷為主。

  • 主要推廣方式,竹筍飲食創意市集,竹編藝術產品開發,整合開發貓熊議題為主的特色餐點。

  • 木柵是臺北市最大的綠竹筍產區,栽培面積有400多公頃,單位產量700公斤,農戶數約為150戶,而指南山城的筍農也不在少數。綠竹筍也是木柵農會近年來極力推廣的農產品。

  • 1989年木柵農會開始舉辦綠竹筍生產技術競賽,互相切磋增進技術。

  • 1991年增加了綠竹筍大餐活動,促進綠竹筍的市場銷售。

  • 綠竹筍產期為5~10月,業者都會推出竹筍餐來讓民眾品嚐。

花卉、蔬菜

面積46公頃。

  • 說明: 種植農戶多有生產茶葉或綠竹筍,以觀賞植物及季節性蔬菜生產為主,多用於市間零售或農友自食使用,種類十分多樣化。

  • 主要推廣項目:一日農夫,食農教育,樂齡休閒菜圃。

  

「木柵鐵觀音茶」為主要農特產品之一,產製之茶葉,為目前台灣地區唯一正欉鐵觀音茶產區,亦為國內深具特色之農特產品,廣獲消費者喜愛。


本區茶葉之生產,因地形、產量的限制,多以手工方式進行採收與產製,茶農的茶葉生產成本更是高漲,因此多方協助茶農促銷自產之茶葉,並增進生產者間切磋製茶技術之機會,提高產品知名度、建立地區品牌形象,提昇產品價值感,以增加農民收益。


「木柵鐵觀音茶」是於日治時代,木柵茶業公司委請張迺妙、張迺乾二位茶師由安溪引進,植於現在木柵國小後山及指南山觀光茶園樟湖內。


 主要生產茶種除「鐵觀音茶」外,另有「四季春」、「烏龍茶」及「文山包種茶」之生產。木柵貓空地區,茶葉年產量約六萬公斤,銷售方式以茶農自產自銷為主。近年來農村店家除了部分轉型為茶餐廳,更逐漸開發茶葉相關伴手禮,茶糖、茶油、茶冰淇淋…等,通路仍有待加強中。


此外木柵貓空地區出產「綠竹筍」,目前為台北市最大的綠竹筍產地,所生產之綠竹筍供應本市南區及鄰近衛星城市的民生所需,銷售方式以筍農自產自銷為主。農會為提昇筍農栽培管理及採筍技術,於民國78年開始辦理一年一度的綠竹筍生產技術比賽,民國80年起,則加入辦理綠竹筍大餐品嚐會,經過多年來的推廣,以及社會大眾的支持,筍農生產技術提昇許多,綠竹筍大餐品嚐會也常常供不應求。